11-13
住展雜誌:建商有出息 6指標案蛇年拉尾盤
11-13
2025-11-13
HaiPress

普發1萬元入帳後掀「鎖戶潮」,部分帳戶因長期未使用或同日多筆入帳,被系統誤判異常而遭凍結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)
普發1萬元入帳後,多名民眾反映帳戶被系統判定「資金流異常」而暫時凍結,出現無法提款、轉帳等情況;銀行稱近月強化防詐模型,對長期不動用或短時間多筆入帳的帳戶啟動控管,可能因普發同日入帳觸發機制,建議攜證件臨櫃驗證、恢復交易紀錄可解。
★延伸閱讀★普發1萬凌晨入帳 清晨被扣光!網嘆:擁有不到4小時
普發現金上路,卻有人領不到錢。多名網友反映,首波(12日)普發1萬元入帳後,提款機直接顯示「不可提款」,轉帳也遭拒,甚至信用卡自動扣款被擋。有家長指出,自己與兩名未成年孩子的普發款同時匯入,隨即被銀行系統認定資金流異常,帳戶當場鎖住;也有人抱怨,明明備註「行政院普發1萬」仍被凍結,痛批「標準不透明、擾民至極」。
銀行指出,近年詐騙集團常利用「沉睡帳戶」或「短時間多筆入帳」進行人頭戶與洗錢操作,因此各銀行建立了自動偵測系統。一旦偵測到帳戶長期無交易卻突然收到多筆款項,或資金流與過往習性明顯不同,系統就會自動啟動暫時控管,以防資金被不法利用。不過,這次普發現金在同日大量入帳,讓部分防詐模型過度敏感,導致誤判與民怨。
不少「苦主」也分享後續流程相當繁瑣。有人稱必須親赴臨櫃排隊、出示身分證件(及原留印鑑等),由行員重新驗證身分與使用情況;還有人被要求在接下來數月內維持固定交易頻率,例如「一個月4至5次、連續3個月」,以證明帳戶為正常往來後,才能完全解除控管。民眾形容:「領到普發卻變『被困在自己帳戶外』,實在無奈。」
至於如何降低帳戶被「誤鎖」風險?銀行業者提出4項建議,包括:
維持基本活躍度:平時就保留小額固定往來(例如水電、電信代扣或小額轉入轉出),建立穩定交易軌跡。
避免突增異常行為:短時間大量入帳、快進快出,易被判定風險高。若家人多筆補助同日入帳,可分散至常用帳戶。
資料要一致:留存聯絡方式、通知管道(簡訊/APP推播)與警示提醒,第一時間掌握異常訊息。
遇到凍結先查證:收到簡訊或APP通知先向銀行客服、或165反詐騙專線核實,勿點不明連結。
★延伸閱讀★普發1萬「還有人沒收到?」8大失敗情況解方一次看
銀行業者也提醒,普發入帳期屬「模型高敏時段」,確實可能擴大誤判樣本,後續將持續微調門檻與白名單設定,以兼顧防詐與民眾權益;並呼籲民眾若平日少用某帳戶,最好提前喚醒帳戶並維持基本往來,避免在領補助、退稅或薪資入帳時臨時踩雷。